前几天,聚会中同事小R抱怨工作辛苦,人生艰难。我想了想问他:“如果给你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,你会去做什么?”
他顿时就兴奋了,开始畅想未来:“那我肯定先带着家人环游世界,看最美的景,吃最好的饭!”
我说:“就算你能玩十年,把所有能享受的都享受了,然后呢?”
他愣住了,过了一会说,“我以前想学的心理专业没考上,也许还能试试,还有中途搁置的古琴……我真的都很喜欢啊。”
当你真的不缺钱了,你会发现你还是有想做的事,因为“价值感”是很多人的一项基本精神需求。
我有一些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朋友,他们辞职之后似乎是过上了大部分人想要的生活,但是过了一段时间,这些朋友又都陆陆续续出去做一些事情,并不是因为钱不够花了,仅仅是想做点有意义的事。
很多时候,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望被生活压力抑制住了。大家都忙着挣钱养家,也就没空聆听内心的声音。当我们假设自己彻底解除生活的压力以后,往往更能看清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目标,明确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。
实现你梦想的人生需要多少钱
大多数人努力赚钱,辛苦工作,不就是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的事情吗?
巴菲特曾说:钱可以让我独立,然后我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,而我想做的事就是为自己工作,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。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,这对我非常重要。
我们都爱钱,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钱、有钱了可以做什么、需要多少钱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、如何才能拥有这些钱等。毫无目标、缺乏规划的理财方式是盲目的,也是低效的,“为什么理财”不仅仅是我们学习理财的原因和动力,也是我们实现理想人生的具体预算。
不同的人有不同的“为什么”。现在就请列出你最重要的理财目标,可以分短期、中期和长期,全局性地看清我们从短期到长期对钱所有的需求。举个例子:
☉ 短期理财目标 (三年内)
• 买件名牌大衣
• 出国旅游
• 学会西班牙语
☉ 中期理财目标 (3~10年)
• 买房
• 买车
• 子女教育
☉ 长期理财目标(10年以上)
•高品质养老
• 财务自由
接下来,就请计算一下实现每一项目标需要多少预算。对于中、短期目标而言,预算的制定还是比较简单的,因为除非经济环境出现大幅波动,现在的物价和几年后的物价不会相差太大。这样你就能算出实现目标需要多少钱,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在每个月留出储备基金。
由于长期理财目标的制定与影响因素较多,本文篇幅有限,我在《美好人生运营指南》书中有详细计算方法。
存钱,越早越好
托尼·罗宾斯说:“不要想你能存多少钱,要想你需要存多少钱才能实现你的人生目标。”很多人觉得自己工资少、生活压力大,无财可理。这是从能存多少钱的角度来思考存钱,你永远觉得自己无财可理,因为永远有要用钱的地方。
需要存多少钱则是从理性的角度计算出实现你的目标需要多少钱,而你从今天开始需要定期存多少钱才能在理想期限内实现目标。我们每个月拿到工资时要先把这部分需要存的钱存下,再用剩余的钱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。
对于这个思维转换,很多人一开始会觉得很困难,觉得很难省下这么多钱,或者觉得自己的生活品质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。其实不然。即使你收入不高,也要从现在开始存钱,哪怕只有一点点呢?这是希望大家尽早培养存钱和理财的能力,更重要的一点是,尽早让复利开始发挥作用。
爱因斯坦曾把复利称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巴菲特也说:“我的财富来源于生在美国、一些良好的基因,以及复利。”
从下图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,随着投资年限的增长,复利带来的资产增值越来越大。这就是为什么理财专家再三强调“存钱越早越好”。
如果你在20岁的时候存1万元,按照10%的增长率,到了70岁的时候就有120万元。但是如果你到40岁时才存1万元,到70岁时就只有17万元。这就是复利创造的奇迹!
复利滚动的时间越长,创造的财富越大。所以,存钱越早越好,哪怕我们年轻时能存的钱不多,复利依然会帮助我们将这笔钱越滚越多,最终成为一笔非常可观的资金。
当然,我也理解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,目前薪水基数实在太小,存不下多少钱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可以从一个较小的比重存起,比如3%~5%的工资,每年增加1%,每次加薪,再加上20%~50%的加薪工资,其他的加薪部分可以用来改善生活。这样,几年以后,你就可以存下可观的一笔钱了。
用投资的眼光看待花钱
有传闻说,股神巴菲特喜欢用投资的理念看待花出去的每一分钱,评估这钱是不是用在了回报最高的地方,所以他买东西时看到的不是标签上的价格本身,而是很多年以后的复利增值。
也就是说,一件100美元的衬衣在股神眼里是近1800美元(每年10%的收益拿30年)。这样一算,这件衬衣明显就太贵了,也就不买了。这样的消费观念导致股神每天只吃两三美元的麦当劳早餐,住在1958年花3万美元买的一栋普通民宅里,然后把更多的钱都用在继续“生钱”上,最终成为身家800亿美元的富豪。
当然,股神的这个做法有点儿缺乏情趣,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希望用辛苦挣来的钱来享受人生,而不是勒紧裤腰带干等着实现财务自由的那天。但是,股神用投资的眼光看待花钱的习惯的确非常值得我们学习。
我们的日常支出可以分为以下两类。
☉ 纯消费型:
这类花费不会在未来产生明显的价值,花了就真的打水漂了。这其中有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消费,也有泡吧、蹦迪、看爆米花电影等非生活必需消费。
☉ 自我投资型:
这类花费会在未来以各种形式产生回报。比如读书、考证书、健身、吃有机食品、买高质量的保养品、做深度文化游、咨询心理医生、做形象设计等。这些投资或多或少都会在未来有所回报。当然,既然是投资,就会有高回报、低回报甚至赔本之分,不是所有投资的回报都是高的,我们需要理智看待。
这两类支出本身没有什么对错。人人都需要一些纯消费型的开支来维持生活、情感、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需求。
所以,我们没必要过于苛刻地看待每一笔支出。大家唯一需要记住的是,纯消费型的开支真的是花了就没了,而自我投资型的开支却能让我们的人生越来越好。
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地调高投资型开支的比重,那么多年以后,你会发现之前用的钱已经帮你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想象两个朋友A和B,收入一样,开销总额也一样。
A的开销主要是纯消费型的,吃喝玩乐,非常享受。B的开销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投资型的,读书、上课、深造、环游世界、增加阅历。
10年以后,你觉得这两个人的赚钱能力、内涵、品位、格局和社交圈还一样吗?
靠谱专业的顾问市场上不好找,找我们是最快的途径